座椅通风技术的新高度

tacho

 

通风座椅正处于汽车行业发展道路上的转折点:是应该继续坚持做豪华选配,还是将其转型为汽车气候控制系统的标配?得益于微型数字湿度传感器以及与传感器相关的空调控制自动化技术,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得以成功转型,实现全面集成的解决方案。

 

通风座椅作为大多数豪华车的标配,如今亦开始现身于中档车型,这一事实表明:通风座椅普及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多数情况下,通风座椅作为集成系统中的配件,需额外设置按钮以开启通风,且通常有不同级别的风速选项。某些情况下,座椅通风和加热共用同一按钮进行控制,一次只能单独使用一项功能。然而未来的客户会接受仅仅为了简化控制过程却功能有限的设计吗?

 

新一代汽车在控制集成方面有所不同:配有物理按钮的传统仪表板正在被触摸屏取代。在此类解决方案中,通风座椅的控制选项可能隐藏于多层菜单下,这可能会导致驾驶员只能在确保能安全从道路上移开视线的情况下更改设置。此外,控制过程复杂,让通风功能的优势无法被广大用户充分利用,比如将空调度数调低而非加大座椅通风力度,导致能耗增加。部分用户甚至不知道有此项功能,可能已默认将其关闭。

 

精准节能

通风座椅可减少出汗量,并有望令汽车气候控制系统在不太影响人体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能耗。传统汽车空调系统耗能约 6% ;而电动车内部加热和冷却过程耗能为10%40%(多种因素导致),这将大幅消耗车载电池电量。由于目前续航问题是电动车应用的最大痛点,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与政府部门均有强烈意愿优化电动车的气候系统。

 

另外,相对于空调风吹向驾驶员和乘客,通风座椅则能更为精准地达到人体舒适水平。暖通空调送出的空气是无差别调节车内整个环境,包括窗户、内饰和无人座椅,而座椅则与人体直接接触。因此,开发人员更频繁地使用加热座椅、方向盘及座椅表面,通过传导为特定的身体部位加热。

 

同样,座椅通风不局限于人体的前方,还包括背后及下方,通过去除或增加空气,更有效地建立舒适感。欧盟的一项研究发现,座椅通风是一项舒适度高且可显著节约电动车能源的技术;而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舒适度不变的情况下,使用通风座椅可降低空调7%的功率。

空调风到达人体前半身后从两侧绕开,浪费了空气;而座椅通风开启了完全不同的舒适体验。

 

必须将湿度纳入考量

人们可能会认为通风座椅仅适用于降温—— 由于座位通风与加热控制往往处于并列状态,因而容易造成这种印象。但是座椅通风主要是为了去除现存的湿气,或者由于出汗或衣服潮湿而可能在座椅和人之间积聚的湿气。值得一提的是,不一定阳光和煦才会出汗,应付紧张路况时也可能出汗。此种情况下,湿度与室外温度或太阳负荷无关,只能依靠专用的湿度传感器进行检测。

 

一般而言,座椅通风去除湿气的速度明显快于座椅的被动扩散,并可以产生蒸发降温的效果,因此可能适用于天热时的情形。但是,如无降温需要,则可同时使用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来烘干驾驶员和乘客。下图显示了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使用座椅通风与加热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该图清楚地表明,仅凭温度不足以控制座椅通风。

控制座椅通风,湿度比温度更重要。

 

提早预警,从而实现主动控制

另一个影响座椅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它的即时性。在手动控制场景中,人们通常会感到一定程度的不适后才采取纠正措施:他们只有在意识到自己出汗后才会打开通风设备,然而为时已晚,不仅人在等待过程中感受到不适,还可能因调低车内温度导致能耗加大。更糟糕的是,在湿度已经积聚的情况下,晚开通风可能会导致过度冷却,类似于风寒。这需要进一步的手动干预以降低通风水平。

 

Sensirion的工程师团队已开发出特性极佳的新一代微型温湿度传感器:即使集成于汽车座椅下,Sensirion汽车气候座椅传感器 (SACS) 也足够灵敏,能够在人们意识到不适之前检测到座位上最微小的湿度增加。此款传感器的强大功能已得到Sensirion的研究对象和第一批有赖于这项新技术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广泛验证。其好处是:Sensirion 的新型温湿度传感器能够主动控制座椅通风,从而在无需借助空调系统的情况下保持车内舒适度。

Climate Seat Sensor

Sensirion汽车气候座椅传感器 (SACS)

 

很明显,未来自动座椅通风将成为汽车气候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座椅中内置的先进温湿度传感器提供的必要信息,令汽车得以在各种条件下及时保持舒适度并节约能源。因此,驾驶员与乘客无需再担心舒适度——舒适度始终存在。

[1] https://www.nrel.gov/docs/fy17osti/67672.pdf

[2] https://www.domus-project.eu/wp-content/uploads/2021/09/D4.2_final_PubSum.pdf

[3] https://www.nrel.gov/docs/fy07osti/40986.pdf